目录

【2024.04.24】遨游太空的种子是如何变身的?火箭专家现场揭秘

斑马头条武汉2024-04-24690
遨游太空的种子是如何变身的?火箭专家现场揭秘 4月23日 ,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产教融合与工匠型人才培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研究员龙乐豪在报告中透露:今年我国将发射育种返回卫星。...

遨游太空的种子是如何变身的火箭专家现场揭秘

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4月23日,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产教融合与工匠型人才培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研究员龙乐豪在报告中透露:今年我国将发射育种返回卫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作报告。记者史伟 摄

在《航天与火箭》的主题报告中,龙乐豪院士讲述了长征火箭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半个世纪来共研制了三代25种长征火箭,支撑了我国航天强国的建设,2000余项成果转化为民用。

长征系列火箭先后参与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82次,开展无人月球探测、建造中国空间站、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太空育种等等我国航天的重大工程。尤其是太空育种,造福国计民生。

“今年将发射一颗育种返回卫星。”龙乐豪院士表示,我国1987年开始航天育种研究,2006年9月9日用长征2C火箭发射世界唯一航天育种返回卫星,今年将发射的育种返回卫星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颗航天育种返回卫星。

农业种子受太空环境影响产生基因突变,经地面栽培成新性状物种,龙乐豪院士还特意到山东东营与一根近2米长的航天丝瓜合影。出生于农村的龙乐豪对农业很有感情,对上过太空的农业种子格外关注。昌吉的航天西瓜、于都的航天大豆、东营的航天丝瓜,他都深入到种植地里查看,还品尝航天丝瓜的味道,“个儿更大,味道更好”。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有几份“芝麻品种”来自太空,它们曾搭乘我国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卫星飞上太空,这批种子经历了太空的微重力、高真空、高洁净环境洗礼,还有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等特殊环境的“暴击”,在太空停留15天后返回地面,经过多年的选育,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芝麻品种——中芝11,因稳定高产而成为我国自主培育芝麻新品种的拳头产品

截至2020年9月,我国卫星共搭载30多次农业种子,培育新品种700余个,年增产粮食26亿斤,创造经济效益3600亿元。

龙乐豪院士表示,正在研制的长征—10运载火箭在2030年左右能够将3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在深空探测中,大火箭可将5吨的载荷送入火星,实现我国首次地球逃逸速度发射,实现从近地到行星际的跨越。

“中国性能,世界一流。”龙乐豪这样评价中国运载火箭的成就,在他看来,中国航天之所以取得骄人成绩,首先靠的是航天精神,然后是举国体制形成办大事的合力,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撑。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实习生彭冠迪 通讯员汪云凤)

【编辑:王戎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cd0d1014.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