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3.05.21】影像首次公开!野生中华鲟9年前在武汉被救

斑马头条武汉2023-05-21730
影像首次公开!野生中华鲟9年前在武汉被救 5月20日,为纪念“ 5 · 22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首次公布, 9年前救助一条中华鲟的珍贵视频资料和一批老照片。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和相关专家一致认为,武汉提出“数字中华鲟”的概念很有意义。...

影像首次公开!野生中华鲟9年前在武汉被救

5月20日,为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武汉农业农村局首次公布,9年前救助一条中华鲟的珍贵视频资料和一批老照片。

当时参与救助的武汉渔政人员向军,用手机拍摄了一些现场救护的视频和图片,作为工作资料保存。

前段时间,他偶然翻到这些资料,经清点,共有9段、总时长为4分31秒的视频,以及103张照片。

顺着这些资料的指引,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协助下,长江日报记者两路出击,京汉两地联动:在武汉采访当时的渔政人员、渔民和救治人员,到北京海洋馆探访安居于此的“厚福”,揭秘这段中国版本的“人鲟情未了”。

时间坐标:2014年,武汉水域

“大鱼”受困渔网,众人协力救助

2014年11月15日,救助受困中华鲟。市农业农村局 供图

5月19日,记者找到当时的新洲双柳渔业队渔民张锦,他依然清晰记得这件大事。

时间回溯到9年前。2014年11月15日上午7时许,张锦和妻子驾着渔船从新洲双柳的叶家洲渡口出发,来到沐鹅洲(牧鹅洲)水域。“当时,我用的是‘三层流网’,一共布设了10多条网,每条网的长度是30米。这种网,主要捕捞江底的大鱼。”

到了9时许,他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水面冒出一串串气泡,渔网剧烈抖动。“可能捕到大鱼了。”

收网发现,一条罕见的大鱼被网线缠住。鱼头很尖,背部有凸起的骨片,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一模一样。

“20年前,我和我的父亲也曾在这片水域捞到一条类似的大鱼,也是交渔政人员现场放生。”张锦不敢继续收网,第一时间向新洲区渔政管理站报告此事。

“这条大鱼的劲很大,我们试着割断网线放掉它,但它根本不配合,不断剧烈挣扎,在割线时差点伤到它。看它在挣扎过程中弄出的伤痕,我们很是心疼,但实在解不开,只能等专业人员前来解救。”

武汉渔政人员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简称“长江所”)研究人员相继赶到现场,确认这是一头中华鲟。

检查发现,这条中华鲟为雌性且怀有大量鱼卵。它的鼻孔、唇部、鳃部和尾柄有多处伤口,鱼体呈侧翻失衡状态,鳃动频率不稳定。

向军回忆,在解救过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避免它受到二次伤害。比如,大家用毛巾包住绳索与鱼尾的接触处,尽量减小摩擦伤。向军将这些救治细节拍摄了下来。

根据当时的《渔业法》规定,渔民在长江水域非休渔期可以进行合法的捕捞。一旦误捕到包括中华鲟在内的珍稀鱼类,就要立即放生,不得造成进一步伤害;或者向渔政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处理。

这条中华鲟当时的伤情,如果按照救治惯例当即放归长江,很可能死亡。经多方商议后,决定将它送往长江所的荆州太湖中华鲟繁育基地,进行全面体检和救治。

时间坐标:2015年,荆州至北京途中

中华鲟两度调头“寻找”长江

2014年11月15日,救助受困中华鲟。市农业农村局 供图

科研人员经过持续2个多月的精心救治,终于保住了这条中华鲟的性命。

经生物学测量,该中华鲟体长2.95米,体重310公斤,年龄约15岁—20岁,是近20年来在长江水域发现的最大个体野生中华鲟,也是近20年来发现的最大的怀孕中华鲟。

2个半月后,这条“鲟妈妈”体表伤口逐渐愈合。研究人员发现,这条鲟的尾部留有旧伤疤痕,疑似曾被船舶的螺旋桨所伤。再加上这一次被误捕,它可谓是历经磨难,却依然顽强活着。研究人员于是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意,为它起名“后福”。

“后福”身体的创伤虽然好了,但让救治专家头疼的是,近一年过去了,它一直不肯开口进食。腹中饱满的鱼卵也逐渐消失,日渐消瘦,体质虚弱。

时任长江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的危起伟想起一家合作单位——北京海洋馆。

2004年9月,一条中华鲟在长江江段被渔民误捕受伤,送往北京海洋馆救治成功。后来,它被称为“鲟女王”,一直存活到2014年9月。

2015年11月15日上午,“后福”被送往北京。在运送途中,陪同的工作人员发现意外一幕:“后福”的头部原本与车头方向一致,结果,它居然在长4.8米、宽2米的狭窄水箱里,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转体动作,“调头”朝向车尾。

工作人员担心它头部朝后会导致“晕车”,于是将它重新调转过来。但到了傍晚,它又把头调转向了车尾。大家这才意识到:那是长江的方向。

不会开口说话的它,似乎用这两次“调头”动作告诉大家,它舍不得离开深深眷恋的母亲之河——长江!

时间坐标:2023年,北京海洋馆

“厚福”想再当一次“高龄孕妈”

中华鲟“厚福”。通讯员赵墨 金佳欣 摄

因为生活条件良好,营养跟得上,2017年,“后福”的性腺再一次发育时,北京海洋馆为它取了个新名字“厚福”(寓意“厚积薄发、福泽绵长”)。

“我不喜欢抒情,但在我心里,‘厚福’是一个最特别的存在”,水生动物及中华鲟养殖专家杨道明,曾经制作了一段19分钟的视频。

这段署名“海上老明哥”的视频,讲述野生中华鲟“厚福”的坎坷经历,感动了很多网友。

杨道明1996年开始参与北京海洋馆的建设,至今坚守了27年。北京海洋馆拥有一项难被超越的纪录:全世界唯一人工豢养的野生中华鲟“厚福”,就生活在这里。

5月18日,站在北京海洋馆中华鲟馆的巨大鲟鱼池前,杨道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杨道明喜欢隔着厚厚的玻璃,看着大小不一的中华鲟惬意地游来游去,感觉内心很宁静。等了一会,他指着一条游过来的中华鲟告诉记者:你看,这就是“厚福”。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尾巴和鳍要比人工饲养的大得多,因为她无数次搏击激流险滩,在大自然里九死一生。

杨道明说,“厚福”刚来的时候,情绪很低落。为此,我们展开亲和训练,工作人员潜水陪着它游动,抚摸、安抚它,让它逐渐习惯与接受人类靠近。慢慢地明显感觉“厚福”对这个新家有了归属感。2016年2月,它终于开口主动进食,大家松了一口气。

记者看到,眼前的“厚福”圆滚滚的,身材硕大却十分灵活,丝毫看不出来它的年龄相当于人类的老奶奶,于是好奇地问,它的腹部有明显隆起,是怀孕了吗?

杨道明介绍,“厚福”来京8年间,共有3次性腺发育。在2018年,它的性腺又发育到了Ⅲ期。当时,“厚福”的体重从刚来的231公斤增加到280公斤,身子长到3.56米。2019年10月底,它的性腺发育到Ⅳ期,只差最后的变温条件就可以产卵……但很可惜,她的性腺又退化掉了。

在2023年,大概从两三个月前开始,它的性腺又重新发育,这是第三次发育。目前性腺发育到Ⅱ期,如果比照人类,相当于怀孕四五个月,好比高龄孕妇,身体很吃亏啊!

那么,“厚福”来海洋馆后是否生过孩子?杨道明沉默半晌,抬高了声音:在目前的环境下,它产不了卵。中华鲟产卵需要一系列苛刻严峻的条件,如果产卵这么简单的话,中华鲟就不会濒危。

“厚福”康复之后,为什么不送回长江或大海?杨道明介绍,根据中国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原则,通常是救治完之后马上把它们放回原地。当时它的外伤虽然治好了,却将近一年没吃东西,体能大幅衰减,送回长江百分之百会死亡。如今,它也不适合回到大自然经受大风大浪。

放流40年为何还无法自然繁殖?

中华鲟实现自然繁殖需再等10年

5月20日,在武汉渔政码头放流中华鲟和其他珍稀鱼类。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过去40年,人们共向长江放流中华鲟837.75万尾,为什么还不能恢复自然繁殖?5月20日,在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成立一周年“中华鲟线上论坛”上,中华鲟权威专家危起伟研究员研判,中华鲟自然繁殖恢复预计还要再等10年。

1983年,我国实现了葛洲坝下游的中华鲟(野生亲鱼)人工繁殖。危起伟通过详实数据分析,40年来,中华鲟增殖放流了837.75万尾。

但数量不等于质量。1996年前,没有突破中华鲟育苗技术,很多仔鱼孵出后就直接放流。这种1—35日龄、体长2.5—3.5厘米的仔鱼,至1998年共放流达576.6万尾,现在证明基本属于无效放流。

1999—2009年,放流135.85万尾。其中,2009年在荆州、宜昌放流6批计42.5万尾,但10年后未能发现它们洄游产卵。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江过度捕捞,或当时放流的中华鲟缺乏童年“印痕”记忆,“迷航”失去洄游本能。

2009年,国家禁止捕捞野生中华鲟。2010年开始放流子二代中华鲟。到了2021年,一批中华鲟亲鱼成熟,所以在2022—2023年的年均放流量为35.5万尾。尤其是2022年子二代繁育取得突破,放流出现一个小高潮,其中放流子一代与子二代的后代“子2.5代”5万余尾。放流主体是36—119日龄、体长8—30厘米的稚鱼和120日龄以上、体长25—99厘米的幼鱼。它们已越过死亡高峰期,属有效放流。

从生理结构上看,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性成熟比较晚,生育年龄跨度20年左右。也就是说,雄性一般在8—27岁(初次成熟平均为12.5岁),雌性一般在13—34岁(初次成熟平均为16.8岁),可以视为它们的生育期。

据此研判,这批“2021世代”的有效放流中华鲟,雄鱼可在2032年、雌鱼可在2036年性腺发育成熟,预期最晚在2036年前后可恢复在长江水域的自然繁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创举研究员介绍,2017—2022年葛洲坝下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已连续停止6年,2018—2022年长江口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幼鲟出现,2019—2022年洄游到葛洲坝下的亲鱼数量仅有10余尾,这预示着中华鲟野外种群自我维持能力基本丧失。为此,该所正在探索中华鲟陆海陆接力保种新模式,人工模拟自然繁殖。

“数字中华鲟”在汉诞生

武汉发布“数字中华鲟”概念。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5月20日,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武汉8所学校、50余位学生,在武汉渔政码头亲眼见证并亲手向长江中放流了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期待长江中的生物更加丰富。

随着其中268尾打上PIT识别芯片、拥有身份证的中华鲟放流入江,它们见证了一个新的创举: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同步发布“数字中华鲟”概念,“数字赋能,鲟梦中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当天发布的“数字中华鲟”项目,是继武汉市策划“数字江豚”项目之后,将数字技术用于珍稀物种保护的又一次尝试。

“数字中华鲟”的概念是,依托最新的数字技术,对中华鲟的栖息环境、繁育保护、科学监测、文化创意、社会参与等进行全方位数字赋能,构建与中华鲟保护相关的数字“生态群落”,传播中华鲟文化,为濒危物种保护探索数字化路径,打造数字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现阶段,“数字中华鲟”的主要任务是,研发中华鲟保护的数字技术;建设中华鲟保护的数字场景;打造中华鲟保护的线上线下平台,探索实践中华鲟的“数字孪生”;创建武汉“数字中华鲟”研发交流中心。

专家介绍,中华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但2017—2022年,已经连续6年没有观察到野外自然繁殖,自然种群极度濒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和相关专家一致认为,武汉提出“数字中华鲟”的概念很有意义。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驻京记者柯立 通讯员邵今 李贤烈 李隆海 潘俊辉 朱文欢 王璐)

【编辑:王戎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914f4be1.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