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2.28】越过87年风雨,咸安区王家畈学堂——有一种精彩历久弥新

荆楚快讯咸宁2024-02-29350
农家书屋、公益讲堂、文娱活动室等,给这座古老学堂赋予了更充实的文化内涵。...

越过87年风雨咸安区王家畈学堂——有一种精彩历久弥新

一汪淦河水,诉不尽多少乡愁。而淦河水滋养的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共同缔造”正在这里火热开展,此处的王家畈学堂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片赤诚,种下“共同精神”的种子

1月29日,记者来到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王家畈学堂静静伫立于此。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踏进学堂门槛,周围绿植的清香就扑鼻而来,与学堂里孩子们阅读的场景相得益彰。

“谁知道这个学堂是怎么来的?”“我我我,我来讲!”11岁的马桥小学学生王超举起了手,将学堂历史娓娓道来。

王家畈学堂,流传着“一个鸡蛋和学堂”的故事,一直被讲述至今。

1937年,为使儿孙将来有一个读书之地,咸安本地商贾王职夫决定捐款,在王家畈做起了学堂。

学堂做起后,王职夫想出一个点子,让全村一家出一个鸡蛋给学堂。意思是说:“这个屋家家都有份,是大家公共的财产。”

建成后,王家畈学堂一直坚持乡村办学,用文化浸润了一代代王家畈的儿女。

学堂外的场地上,还有几位老人坐着闲读书籍,虽都已白发苍苍,仍好学不倦。

“村里有个学堂是好事。”62岁的村民冯大伯说,他年轻时读书的爱好又被“勾”了起来,学堂也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原来安静的老村落,在文化的聚合作用下热闹了起来。

一呼百应,修复“共同记忆”的坐标

王职夫在战乱时仍不忘桑梓,坚持乡村公益教育的善举,在时间长河里,蕴藉的正是“厚德尚学 勇毅笃行”的咸宁精神,其人其事值得回忆。

当下,重现学堂风采,推动村湾建设成为王家畈“共同缔造”工作的重点。

“一个鸡蛋的故事,不就是最开始的‘共同缔造’吗?”高赛村党支部书记王秋林说,以“鸡蛋”为切入口,通过屋场会,这里确定了“村出资金、群众出工”的工作模式,每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出工或者花钱请人,共同为村湾出力。

“你们要买啥自己招呼,我忙去啦。”得知学堂要翻新,63岁的村民王永炎顾不上经营自家的小卖部,忙不迭扛着锄头去义务挑水泥。61岁的村民冯顺香是王职夫的孙媳妇,也自发参与到“建设大军”中,为村民们送水送饭……

除了具有历史底蕴,造型别具一格的王家畈学堂外,王家畈古民居群共有7000多平方米,在“共同缔造”的一声号角下,违建拆了、牛棚拆了、活动广场建起来了……

你家出力,我家帮忙,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泥工、木工、油漆工、电焊工纷纷上岗,将村湾里的老民居整修一新,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步一景的古村风貌。

记者穿行高赛村各个角落,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修葺一新的村湾对比起来,明显感受到,一股现代新风正与传统文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次催化,激发“共同缔造”的合力

记者注意到,村湾的墙绘十分“灵醒(咸安方言:漂亮)”,有的绘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绘制了咸宁的桂花,还有的绘制了淦河美景……彩绘在红砖、白墙上栩栩如生,让人不禁驻足观看。

“农村环境不仅要干净,还要美,要有文化内涵。”王秋林说,“之前的墙面虽然整洁,但是有点单调,不如画点图案,继续提升村湾‘颜值’。”

这样的想法,缘于一次特别的经历。

在一次关于“建设中国桂花城”的全区中心组学习会上,王秋林被点名回答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高赛古桂林。“当时我思路较窄,以为搞好村湾卫生,尽力保护古桂林就可以了,没有想到去开发利用古桂林,实现农旅融合。”王秋林憨厚地说。

学习过后,王秋林打开了思路,请来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彭劲教授及其专业团队,来规划设计,争取上级支持打造古桂林,妆点美丽村湾。

彭劲及其团队结合全村的历史文化,为村湾量身定制设计图,原本单调的墙面“活”了起来,既为“共同缔造”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又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村民的精神土壤,让村民们也得到启发教育。

环境美了,村民建设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纷纷主动配合改造,自觉参与村湾治理。“自家院墙有这么美的画,出门心情都舒畅多了。”王家畈村民谢兰香乐呵呵地说。

马桥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经过这些年的保护和建设,老学堂依旧保持原先的古朴面貌,并随着时代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农家书屋、公益讲堂、文娱活动室等,给这座古老学堂赋予了更充实的文化内涵。

(记者 陈希子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黄嘉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6d7ab4ee.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