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3.12.20】华中科技大学刘克明:道家哲学思想是创造楚国历史的重要能源

斑马头条武汉2023-12-20630
华中科技大学刘克明:道家哲学思想是创造楚国历史的重要能源 “道家哲学思想不仅是创造楚国历史的重要能源,也是楚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能源。...

华中科技大学刘克明:道家哲学思想是创造楚国历史的重要能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刘晓双

道家哲学思想不仅是创造楚国历史重要能源,也是楚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能源。”1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哲学学院副教授刘克明在该校哲学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特色主题党日上作《楚国技术思想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主题报告,与哲学学院博士生分享道家思想对楚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刘克明认为,楚国技术思想的研究,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技术思想是楚人科技创新的力量源泉,它不仅创造了楚国八百年灿烂科技成就,为近代中国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打下了思想基础,也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及其发展做出指引。

“技术活动,是人类最为普遍的实践活动之一,它几乎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技术对于人类的真实价值在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思想。技术思想是对各种技术问题及与技术有关的问题的理论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的觉悟与反思。”刘克明说。

《楚国技术思想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主题报告会现场。记者刘晓双 摄

道家哲学思想的精华——道法自然

在刘克明看来,楚国文化之中坚,实为道家学术思想,楚国技术思想的最高表现,即哲学表现是道家。楚国哲学是以“自”为本。从鬻子的“自长”“自短”,到老子的“自然”“自化”,庄子的“自本自根”,都是以“自”为本,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一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的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何谓‘自然’?就是自己如此。”刘克明说,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既肯定个体,又解放个体,道家思想对科学技术的贡献,特别是老庄思想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一个“放”字,在法治调节下,释放中国人强大无比、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这是创造楚国历史及楚国技术成就的重要能源,也是道家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的贡献。

刘克明分享说,对楚国技术思想的研究,可以感觉到,老庄思想的字字句句,都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对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性,如《庄子•山木》篇里的“与时俱化”,“物物,而不物于物”,唯有与时俱进,不为外物所物,人们就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追求无限的“天工人其代之”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曾侯乙编钟群的制造是楚国技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震惊天下,与曾侯乙编钟同一个时代,即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中国产生了老子、墨子、庄子等伟大思想家,为什么两千多年前曾侯乙那个时期的工师们能创造出编钟这样伟大的作品?刘克明认为这是与当时的技术思想分不开。

1981年至1982年期间,刘克明参与了曾侯乙编钟金属化学成分、组织、热处理对曾侯乙编钟声学特性影响的部分研究。在他看来,熠熠生辉的曾侯乙编钟,其制造集物理学、声学、冶金学、机械学、铸造工艺学、乐律学等,是古代工程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杰出典范,其设计体现了楚人“不同同之”“不齐齐之”技术思维,楚国工师追求“天和”与“人和”(《庄子•天道》)的目标,也是《老子》“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庄子“不同同之”“不齐齐之”思想的具体体现。

刘克明分享说,庄子认为,百家众技,“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如何达到“不同同之”的目标,庄子及其学派提出了“和”,即“天和”与“人和”的哲学命题,意谓遵循自然规律之乐,与人群相和谐,“以礼为行,以乐为和”。《庄子•天道》云: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之意在于,明白天地之德、不违背自然之道,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天和”,就会得到“天乐”;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顺应民心办事,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人和”就会得到“人乐”。“天和”与“人和”思想与方法不仅是楚文化的最高原则,也是楚国古代技术及其设计思想的最高原则。

刘克明认为:“‘和’是中国文化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的哲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生命最完善的体现形式,同时也相当准确地明白地表达了中国科学思想、技术思想及设计方法的本质。”

《楚国技术思想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主题报告会现场。记者刘晓双 摄

墨子“为天下器”是楚国技术思想的目标

刘克明说,墨子生活的年代,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曾侯乙编钟制造时期,一部《墨子》,不仅记载了当时各种机械、兵器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而且总结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思想,《墨子·亲士》篇里提出“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的设计与制造,不能推辞难事,不能违背物理原理与规律,就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他人。“为天下器”的技术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颇具现代意义。

《楚国技术思想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主题报告会现场。记者刘晓双 摄

曾侯乙墓中出土总重达十吨青铜器件,数量之多、体形之大,有力地证明战国早期青铜冶铸业达到的技术能力与巨大的生产能力。其中,出土的镶嵌红铜盥缶、盘、大型甬钟,在黄橙色的青铜基底上镶有红铜纹饰,华美珍贵,两千多年前工师就能将青铜铸造工艺与红铜嵌镶工艺相结合,使用“镶嵌法”,并在此基础上创新“铸镶法”,“铸镶法”是中国青铜纹饰制造工艺最具特色的工程技术创新之作,它将青铜器上的红铜纹饰事先铸成,然后以铸造的方法一次浇注成形。从“镶嵌法”到“铸镶法”技术不断创新,足见楚人“不同同之”“不齐齐之”技术思想的光辉。“楚国科技成就体现出楚人积极进取、兼容并蓄、锐意进取、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刘克明说。

“楚之文化,源远流长,楚学之道,后学式程,楚之哲学,生生不息,其所孕育的楚国技术思想,博大精深。”刘克明认为,在荆楚大地上,技术不仅仅是古希腊人所云的简单“技艺”“技巧”“方法”“专业”,而是作为“生生之具”,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万物,是“及国”“知政”之綦要,实现古圣之“道”的“不二法器”。

在刘克明看来,技术思想也不仅仅是“执简驭繁、寓巧于拙”的工艺原则,而是“技进乎道”,道进于艺,道在于艺,道艺合一。技术是构筑楚国科学技术历史的砖石,技术思想不仅是自然规律的反映、技术创新之本,是对技术自身的反思,更是一种精神,是楚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楚文化的精华,楚国技术思想对后来影响深远。恰如《周易·大畜》所云:“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报告会让人感叹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力量,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听完报告后,该校哲学学院博士生程聪瑞说。

编辑:代婧怡

值班主任:陈琦

值班总编辑:王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d597ee86.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