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6.24】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丨绩效为尺 丈量湖北投资新未来

荆楚快讯黄冈2024-06-2428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区位优......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改革开放勇立潮头丨绩效为尺 丈量湖北投资新未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基础优势、成本优势、转型优势,坚定不移扩内需、抓创新、推改革,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今天起,湖北日报推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改革开放勇立潮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绩效,这个在人力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标准,被湖北创新性地引入了投资领域,鞭策“投资之马”。

2023年4月,湖北启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省委先后14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全省投资项目管理转理念、转方式、转流程,湖北投资项目效率、效能、效益全面提升。2023年,湖北省投资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于经济大省前列、中部第一。

扬“绩效之鞭” 策“投资之马”

6月18日,随着晶圆制造厂房最后一斗混凝土完成浇筑,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作为武汉新城启动区的重点项目,基地于去年9月1日正式动工,预计明年7月量产通线,届时可年产36万片碳化硅晶圆及外延、6100万个功率器件模块,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领域,同时促进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助力武汉打造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一个牵引性强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有着“一子落、满盘活”的效应。一次有效的投资布局,假以时日就会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拼图,展现出“一棋定、全局兴”的澎湃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以高质量投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北扬“绩效之鞭”,策“投资之马”,以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以考评倒逼投资提质提效。

2023年4月,湖北强化省级宏观经济调控,全面启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即以“三库”为载体做实项目前期,以“两算”管理为重点做好项目建设,以绩效“三评”为支撑科学评价投资有效性,让政府投资更有效率、社会投资更有效益。

一系列试点工作紧锣密鼓展开。2023年6月,武汉、宜昌黄石孝感作为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先行先试;10月,我省将试点扩展至17个市州及省直相关厅局,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投入试运行。

“六个一”把准投资项目绩效“关键刻度”

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如同一把衡量投资是否有效的“标尺”,必须把准评价的“关键刻度”。

一年来,湖北按照“六个一”模式搭建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构建评估投资项目绩效的全方位视角——

全省统一申报材料模板,项目单位填写一张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实现“一表申请”;平台生成项目唯一代码,作为各部门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唯一标识,确保“一码管理”;以省域信息规划“一张图”为底图,支撑项目选址论证,做到“一图支撑”;实现投资项目谋划、论证、审批、实施全过程各类信息数据资源自动实时归集、分类分级共享,形成“一库归集”;建立全省统一的标准化投资项目管理服务流程,力求“一标到底”;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保障改革实施,坚持“一套机制”。

我省还建立了以“三库”“两算”“三评”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三库”即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两算”即项目竣工结算、财务结算,“三评”即项目、行业、综合绩效评价,实现评估论证标准化,管理服务流程最优化,推动投资效益最大化。

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上,各部门工作横向联通,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实现省级统建、部门共享、市州共用,切实把牢投资项目审批关。

各级均由投资管理委员会统筹投资项目管理工作,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管。

经过不断提质扩面,我省项目储备更足、质量更高,投资底盘不断夯实,项目质量和成熟度显著提升。

在去年国债项目争取上,我省经平台累计上报国债项目3808个,通过国家审核项目929个,获批国债资金515.56亿元,与2022年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相比,项目审核通过率由5.1%提高至21%,争资额度由全国第七跃升至全国第三。

靶向攻克有效投资五个关键问题

6月19日,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较1至4月加快0.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尤为突出,达到7.1%,比1至4月加快4.1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3.2%和32.2%。工业投资也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投资的不断扩量增效,也成为评判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是否有效的标尺。

一系列数据显示,湖北启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一年来,全省投资绩效稳定提升。

2023年,我省每季度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36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全面加快建设,省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当年投资计划目标304亿元,全省投资保持好于全国、领跑中部的良好态势。

今年4月28日,省委、省政府举行2024年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93个、总投资1.1万亿元,项目总数、投资总额均超去年同期。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靶向解决了推动有效投资的五个关键问题。

“三库”管理解决项目“投不投”的问题,减少了无效投资、低效投资;“两算”管理解决建设“快不快”的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绩效“三评”解决效益“好不好”的问题,倒逼项目提质增效,避免投资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单一窗口”解决流程“优不优”的问题,审批类项目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核准类项目取得核准意见时限均得以优化;完善配套体系解决监管“实不实”的问题,做到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有效避免重审批、轻监管问题。

值得期待的是,以绩效为引,湖北正绘就投资发展新蓝图。

(责编:白楚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b1b08a78.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