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2.05】“改”出满意度 “造”福千万家

荆楚快讯黄冈2024-02-05520
市政协副主席黄玉琴、詹才红调研浠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凝心聚力创示范,面貌一新变花园!”浠水县城锦霖辰庄小区居民陈菊明由衷......

“改”出满意度 “造”福千万家

政协副主席黄玉琴、詹才红调研浠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凝心聚力创示范,面貌一新变花园!”浠水县城锦霖辰庄小区居民陈菊明由衷点赞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两年来,浠水县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共担”的原则,强化“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共谋“老旧小区+微改造+片区改造”的方式,共同破解“多方参与、长效运营”的难题,“改”出了居民幸福感,“造”出了百姓满意度

截至目前,浠水县共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08个,改造房屋面积12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4.5亿元,造福12000余户群众,创造了黄冈老旧小区改造的“浠水样板”。

浠水县政协召开老旧小区一线协商会

破旧立新 直击小区改造“五难”

房屋设施老化、配套缺失、道路破损、车辆乱停乱放、生活环境差……是人们对老旧小区的第一印象,也是浠水县老旧小区的通病。

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5+X”模式,是浠水县直面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抓手。“5”改造内容包括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气设施、通行设施、消防设施;“X”改造内容包括停车设施、安防设施、公共环境、建筑修缮、服务设施。

众所周知,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着“推进难”“出资难”“参与难”“协调难”“配套难”,面对这“五难”问题,浠水县委、县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引进EPC模式,建立“县级政府统筹、主管部门牵头、属地镇(区)负总责、社区实施、各相关部门及专营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较好地化解老旧小区改造“五难”。

党建引领,破解“推进难”。实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模式,他们在“意愿征集、内容协商、方案编制、过程监督、后续管理”等方面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压实主体责任。

拓宽融资,破解“出资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中央预算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2023年向上争取省级奖补资金位列全市第一。水、电、气、通信等管线表前改造费用由管线单位和政府按比例承担,表后改造费用由小区居民承担,每户出资500元。

宣传引导,破解“参与难”。依托网站、小区微信群等载体发布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在人流量大的场所采取设置咨询台、摆展板、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召开小区改造居民代表见面会,听诉求、找难点、想办法、制方案,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运用居民议事平台、微信小区议事群,搜集问题并及时处理,争取“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强化居民小区改造监督权;跟踪拍摄小区改造前后对比,提高居民对小区改造成果认同度和满意率。

强化统筹,破解“协调难”。组织总承包单位和水电气等管线单位定期研究小区改造工作,严格按照一区一策的模式,根据实地勘察情况及居民诉求,对水、电、气、通信实行“四网合一”,保障施工顺利。

优化设计,破解“配套难”。他们通过招标引进上海建工集团统揽老旧小区总体设计,同时主动深入居民家中,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每个小区改造重点,注重需求导向,打造小区休闲宜居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记者走进税务小区,只见小区内一片忙碌景象,施工人员正忙着开挖管道,铺设排污排水管。经过此次改造后,税务小区居住环境大变样:柏油路取代了破损的路面,楼栋前安装入户门禁系统、强弱电箱、太阳能路灯、电动充电装置……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居民格外开心。

面对多元的利益需求、复杂的矛盾问题,浠水县住建局始终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标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做到一区一把脉、一楼一方案,不搞“一刀切”,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解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是恪守为民初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工程。越是居民反映最激烈、最集中的问题,越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关键所在。”浠水县住建局局长李翔坦言。

浠水县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翔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拆墙并院 聚力打造完整社区

想民之所愿,办民之所盼。让破旧的老小区变身美丽的新家园、基层治理的新示范,青云社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得到了市委书记李军杰的充分肯定。

青云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辖内小区主要是原轮胎厂、大修厂、造纸厂、调味厂、凸轮轴厂、油厂等破产改制后开发的小区。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多,文化差异大,是典型的“三无”小区。

冬阳暖暖,记者走进青云社区,原先阻隔博雅花园和锦霖辰庄两个小区的围墙被拆除,小区内集中连片的空闲角落重新规划布局,道路黑化,管线入地,排水畅通,绿化补足,路灯成排,整个片区1500余户居民融为一体,让曾经居民口中的“闹心窝”,变成如今人们眼中的“幸福里”。

对“老小乱”的微型小区,实行“老旧小区改造+拆墙并院+优化物业服务”模式,拆墙并院后,小区范围扩大,物业成本降低,企业动力增强,更有利于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改善老旧小区群众生活。

对改造范围内有闲置土地资源的小区,实行“老旧小区改造+闲置土地利用+功能配套”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完整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配套完善社区托幼、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水电气暖、停车、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让小区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在青云片区改造中,依托县政府投融资平台,收储10亩闲置土地,用于配套建设农贸市场、超市及商业项目,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托幼、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公共服务配套。同时,通过政府出资和引入社会投资,投入7000万元建设城南智慧农贸市场(青云广场)项目,用于片区服务功能配套,带动周边其他小区进行微改造。

对改造范围覆盖群众较多、公共设施有待提升、周边有公房资源的小区,实行“老旧小区改造+公房拆除+功能提升”模式,坚持“改、拆、建”统一规划,统一建筑外立面,整体规划布局设计,紧贴群众生活需求,做到边改造老旧小区、边拆除政府公房、边优化公共设施配套,实现“改造一个点、提升一个面、造福一方人”。

在浠水实验中学、实验小学2个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系统谋划工作措施,对徐家田周边建设年代久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直管公房、商品房以及原菜市场共159户、1.57万平方米的构筑物进行征迁,新建一座6103平方米的徐家田集贸市场,配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家、公共厕所及垃圾中转站1座、公共停车位84个,既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又解决了周边7个小区、近5000户群众“买菜难、办事难、停车难、如厕难”问题。

对密集型、火患大、周边有公共资源的老旧小区,实行“老旧小区+拆屋腾地+通道建设”模式,拆除周边公房、危房,为小区群众打通“生命通道”,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在青云片区改造中,投入1000余万元,对片区内工商小区一栋共16户、1300平方米的住宅楼进行了征迁,打通了该片区的消防疏散通道。

“原先准备搬走,现在不搬了,小区改造得这么好,我以后就在这里安心养老!”在浠水县青云社区纸厂小区居住了30年的居民叶小丽由衷地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点赞。纸厂小区的成功改造,引来了媒体的争相报道,也让浠水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施工模式,成为省、市住建部门推介的典范。

浠水县通过实施“拆改结合”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老旧小区面貌差、小区周边秩序乱、公共设施配套少、群众身边隐患多、矛盾纠纷化解难、筹资建设压力大“等实际问题,取得了“拆得稳、改得全、并得好、投得活、获得多”的良好成效。

共同缔造 携手建设幸福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是社区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老旧小区改造体量大、矛盾多,牵涉面广,改什么?如何改?浠水县基本采取大家说了算!

浠水县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向强荣表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共担”的原则,始终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树群众主角意识,从提出改造倡议、到商量改造方案、再到监督改造施工,让群众全程参与。

去年初,锦霖辰庄小区和博雅花园小区启动改造,青云社区成立由驻点县领导挂帅,社区党总支书记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小区党支部共同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改造前,社区党总支发动网格员、业委会、党员代表等,通过小区宣传、上门走访等方式,讲解改造项目,消除居民疑虑,累计召开“院子会”“协商会”50多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500余条,将合理化意见融进改造方案。

“改变源于党委政府对我们居民的关心,源于共同缔造这个好方法!”71岁的博雅花园小区居民、业委会主任王建中发自内心地说。

居民对老街改造意见不一。青云社区党总支想办法带居民外出学习开眼界。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娟组织老街居民代表29人,到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红安县长胜街参观,和当地居民面对面座谈,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实地参观后,老街居民们的心热了,反对的声音消失了。“没搞之前,我坚决反对。”54岁的老街居民张琪青道出了心声,“不想改是因为怕挖沟,把我家房屋挖坏了。看了小南街后,那感觉不一样,当时就把我心看热了,思想也转变了。”

在徐家田片区原直管公房征迁过程中,面对“情况复杂、老人聚集、易产生矛盾纠纷和社会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县政协大力开展“协商在一线活动”,就具体问题与老年群众面对面协商,点对点沟通,解决争议,增进共识。所在社区积极组织召开居民代表见面会,听诉求,找难点,想办法,做到“大家的好事大家一起商量、大家的难事大家一起解决”。同时运用居民议事平台、微信小区议事群,及时收集问题,及时处理纠纷,及时消除风险,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许多“文化达人”加入老旧小区改造的文化创新,他们赋予小区新的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小区的“颜值”,引得居民的交口称赞。如实中小区文化墙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科寿先生精心绘制的党建文化、孝文化、校园文化长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从有了这面墙,我们家孙子孙女每天放学后,一定要沿着一端往另外一端看一遍,周末也要来看一看。”家住A栋楼上的陈阿姨说,孙儿孙女特别喜欢墙上讲的党史故事、孝故事、抗疫故事,学习墙上的文化内容成了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向强荣告诉记者,肉眼可见的效果给居民增加了幸福感,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的意识大幅提升。不少居民主动认领责任区和绿化微景观管理维护,有人主动协调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有人随时监督小区内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有人积极帮助邻居照看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

小区改造后,怎么实现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浠水县按照“社区党委引领、功能型党支部协助、业委会担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小区自治”的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探索“物业托管、社区代管、居民自管”的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让小区环境和物业服务水平得到双提升,努力让居民享受到改造成果。

税务小区改造前后

青云片区改造前后

锦湖花园小区改造前后

农行小区改造前后

县实验中学小区生态停车场改造前后

(责编:白楚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ab8cd647.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