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6.10】一位基层普查员的辩证人生观

荆楚快讯黄冈2024-06-10240
5月份,是黄梅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5月29日凌晨两点多,黄梅县黄梅镇苗竹林村人声鼎沸,取虾、过秤、分拣、打包,忙活了四......

一位基层普查员的辩证人生观

5月份,是黄梅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

5月29日凌晨两点多,黄梅县黄梅镇苗竹林村人声鼎沸,取虾、过秤、分拣、打包,忙活了四五个小时,龙虾养殖个体户石亚群卖了2000多斤虾。

一大早,镇统计站站长石治华第五次来到石亚群的养殖基地,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核查工作。

“得亏了石姐。今年销路不错,800亩龙虾很快就要卖完了。”尽管汗如雨下,石亚群满面笑容,他拿过石治华手中的清查表,一边核对一边回答。

在石治华办公室里,黄梅镇赤土坡社区普查员饶倚文给我们展示了154本手绘普查地图册。这些手绘普查地图册垒起来足足有半人高。细心翻阅,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位基层统计员用“不等式”注解的人生观里,跳跃着信念追求的火花,彰显出较真碰硬的拼劲,绽放出扎根基层的激情。

苦与乐的辩证——

与钟爱的事业相伴,虽苦犹乐

石治华在黄梅镇是个传说,哪里听到高亢的笑声,哪个店面门口停着一辆白色电动车,十有八九就是石治华上门清查数据了。

我们见到她时,黝黑的脸庞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穿着宽大的黑色T恤衫,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快言快语。

“石姐是镇里公认的活地图,她在大街上看到哪家门口有开业庆祝花篮,都会马上打电话给社区普查员,核实是否清查到位。”一同入户的饶倚文是咸宁姑娘,跟着石治华工作后,不仅把黄梅镇犄角旮旯摸得一清二楚,也养成了随时观察商户经营情况的习惯。

黄梅镇中心城区商贸密集、类型众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等群体彼此依存、相互重叠,普查难且繁琐,如何完成挑战?

石治华拿出“独门秘籍”——154本厚厚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手绘地图册。翻开厚约一公分的段圩村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区域图,表一的街道布局图上,分布着五种颜色的标记:红色方框代表法人,绿三角代表个体户,黄色圆圈代表小商小贩,蓝色代表其他……

循着表一的图标和序号,记者很容易在图册的其他汇总表中找到相对应普查对象名称、存续状态等信息。全镇普查小区分布一张图可以清晰看到普查对象分布情况,在普查社区区域分布图上,普查对象信息一目了然。

副镇长陈贤龙介绍,黄梅镇普查工作量占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石治华提前大半年启动普查摸底工作,调研收集镇域情况,按照税务、市监等系统信息整理对象台账,标注重点单位、形成普查地图、制作清单底册,帮助普查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底子清、情况明、信息灵。

“别看我们现在关系好,但前三次上门,她都吃了闭门羹!”东禅小院土菜馆负责人吴方见到石治华格外热情。

去年年底,吴方正在店里盘账,石治华穿着蓝马甲踉踉跄跄走进来。待她亮明身份表明来意后,吴方心里想:“这么冷的天不在家窝着,来店里还差点摔一跤,就关心我赚了多少钱?”他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但石治华并没气馁,连续三次登门,一边和吴方话家常,说明来意,一边仔细观察店内办公环境、设备器材、客流量等,还送上宣传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小册子。

石治华的耐心真心,换来了吴方的理解和支持。在她第四次上门时,还没等开口,吴方就直接把财务报表和流水单递到她手上。

尽管遭遇不理解是家常便饭,爱美的她也因为长期在外奔波被晒得黝黑,瘦了身体,哑了喉咙,但能与钟爱的事业相伴,石治华虽苦犹乐,乐在其中。

“最高兴的事有两样,一是看到有新开的商户,说明经济有活力;二是拿到了商户不愿意透露的数据,说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信任,有了成果。”石治华说。

智与愚的辩证——

创新工作方法,用笨功夫啃下硬骨头

作为基层统计站站长,石治华是县统计局常客,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喜欢来局里请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反应灵活,只有多下功夫,才能不影响工作。”石治华说。

她随身的黑色背包里有一本厚厚的A4大小的笔记本,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统计相关知识、制表公式、工作安排和总结等。

县统计局局长陈胡丹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新增数字经济统计调查,信息化手段应用也有新突破,这给基层普查员增加了难度。

“想在前,做在前,事情来时才会不乱阵脚。”石治华说。

她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地图和工作进展图。遇到不懂的知识,除了向身边人请教,她还通过网络、书本等学习,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表格的制作技巧,被同事们亲切称之为“表姐”。

“石姐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知心大姐。”段玗村普查员黎琴曾因看不懂普查表,入户询问商户时急得抓耳挠腮。“为了方便我们清查项目,她专门设计了一种简单明了的入户登记表,将专业名词换成通俗易懂的词,并增加了一些细分小项,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普查数据的要点。”

根据数据指标、审核逻辑等相互关系,石治华自己钻研,设计便捷公式和表格模板,统一管理、集中填报,探索村居日清、片区周结、镇级月查的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数据误差比例。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小区建筑物标绘工作中,石治华创新“三步并行法”,实行移动定位建筑物标绘,大大缩短了标绘时间,提前完成普查任务。

这次经济普查中,石治华和其他普查员一道,提前一个月完成普查产业活动单位720家、法人单位5010家、个体户23442家。

高与低的辩证——

扎根基层,让事业之树根深叶茂

1997年10月,石治华中专毕业到基层当办事员,选择了一个看似低起点,但事业之树根深叶茂。

1998年汛期,一天夜里突降大雨,彼时交通通信都不发达,正在值班的石治华孤身一人,深夜冒雨通知9个村民兵上堤抢险,守护近9000名村民安全。当年,她火线入党。

在黄梅镇工作不到几年,因为表现突出,她几次被县直部门相中。但石治华却选择留下来,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

“认真碰硬、乐于助人,是石治华鲜明特点,发现有困难的企业,她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融资、招聘、销售等难题。”镇党委副书记孟丹说。

在入户清查过程中,一家法人单位不愿意配合,拿出往年的数据想“交差了事”。石治华一眼看出数据背后的情况,严肃要求提供准确数据。对方不屑一顾:“你一个小统计站站长,怎么这么较真!”石治华并不气馁,多次登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终于拿到最新数据。

对于普通商户,石治华以耐心和真情赢得理解和支持。入户清查时,黄梅镇龚大勺菜馆老板忙前忙后,顾不上填写数据,吐槽道:“公司缺会计,好多账目都没法做。”石治华默默记下这个情况,帮助介绍两位专业会计,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回顾自己的事业轨迹,石治华始终心存感恩,“我是农家孩子,党培养了我。我必须做到无愧于心,对得起组织的培养。”

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石治华用拉网式、扫街式、地毯式清查的方式,高质量完成黄梅镇18万人的“七人普”、超过万家企业的“四经普”,她本人获黄冈市“四经普”先进个人、“七人普”先进个人等表彰。

(责编:汪泽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5131c5f9.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