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女性主体性的不同图景展现——《玫瑰的故事》剧评(《玫瑰的故事》影评)

《玫瑰的故事》是今年一部比较令我惊喜的电视剧,这部剧在前期以“女主万人迷”“......

玫瑰的故事》是今年一部比较令我惊喜的电视剧,这部剧在前期以“女主万人迷”“一女四男”“玛丽苏剧情”等关键词为卖点,但真正看完了整部剧后才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幅展现了女性主体性的不同图景的画卷。

剧中的主要女性人物有五名:黄亦玫、苏更生、姜雪琼、白晓荷和关芝芝。

这五个角色的软硬件条件都不同,但相同的地方在于,走在人生岔路口时,她们都发挥出了主体性,自己做出走向下一步的选择。

先从本片女主黄亦玫开始说起,作为本片的绝对主角,她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她是个不知好歹的恋爱脑,也有人认为她是个勇敢做自己的浪漫主义者,这里我不对她做出评价,仅分析她在剧中展现出的主体性。

黄亦玫的主体性是从剧中最初就展现出来的,当关芝芝为了周士辉闹上门,将她视作小三时,她的做法是先贬低周士辉(他年纪那么大),再阐述她的观点(我勾引他我有病啊,我又不傻),这种做法当然没有问题,我看得也很爽,但谁都知道,在面对小三指控时,很多人往往会有另一种反应:试图自证。

“我没有啊,我不是小三,你误会我了。”

在受到质问时,相当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顺着质问走下去,试图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然而黄亦玫的做法是:在发现正常沟通无效后就把皮球踢回去。

——你说我勾引他?姐姐,那癞蛤蟆那么老了,我脑子有泡才勾引他啊。

如此一来,话题的焦点就不是她,而是癞蛤蟆了,事实上,关芝芝后面说的话也是“他年纪大?他比你哥还小一岁”。

看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你说的这些,跟主体性有啥关系啊?

别急,想一想,黄亦玫是在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后才会说出“他年纪那么大我勾引他我有病啊”这句话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认为,她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

我勾引周士辉?等等,那家伙又老又丑,配得上我这个青春靓丽大学生么??追我的人都排到法国去了,谁看得上这癞蛤蟆啊?还勾引他,我脑子有病吗?

她是这么想的,最后也就这么说了。

发现没有,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之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他配不上我。

这五个字看着平平无奇,但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能真心相信这一点的,更多的女性在面对感情问题时的想法都是“我配不上他”,这样的想法,暴露出了个体缺乏主体性的事实。

主体性强的人一定会认可“我是生活的主人,我的生活由我自己主宰”的理念,抱着这样的理念生活,是很难产生类似“我配不上他”这样的想法的,注意,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与自己的条件无关,也与他人的条件无关,只与自己的生活理念有关,因为当产生“我配不上他”这一想法时,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等待挑选的被动位置,只有被选择的人,才需要考虑自己配不配得上。

写到这里,黄亦玫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来的主体性就很清晰了,她将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上,以挑选的目光看待周士辉,最后得出他配不上她的结论,进而说出那句名台词。

第二个展现出黄亦玫强烈的主体性的地方是她与初恋庄国栋分分合合过程中,她对待墙上那幅画的方式。

遭受庄国栋冷暴力后,她把他家砸了一通,把红酒泼到墙上。

短暂与庄国栋复合后,她将红酒的痕迹画成了明媚的鲜花。

与庄国栋彻底分手后,她用白色油漆完全覆盖掉那幅画。

这三个举动,每一个都展现出了她极强的主体性。

庄国栋对她冷暴力,不尊重她,她感到愤怒失望慌张,便用行动宣泄她的情感,将他家搞得一团乱,扯下墙上的合照,狠狠往上面泼红酒。

复合后,她与庄国栋经历了一段甜蜜时光,这时候她的情绪是比较晴朗灿烂的,这样的心情投射到那面墙上,变成了耀眼的花。

彻底分手后,她对庄国栋心灰意冷,自己同样心如死灰,由过往的甜蜜浇灌而成的花也变得刺眼,她决定不再爱庄国栋,于是收回她画在墙上的爱。

这三件事每一个都是她自主决定去做的,她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她就做出什么样的事——既然庄国栋不尊重她的主体性,那她就甩了他,收回她曾经给出的爱。

这一段的处理真的非常好,它完美展示了黄亦玫主宰自己生活的观念,面对同样的情景,主体性弱的人可能会选择忍下,就算分手了,也不会去砸家泼红酒,更不会想到要把以前给出的爱收回,至于把红酒画成花(把痛苦化为快乐),那就更不可能了。

剧看到这里,我其实就不担心烂尾了,因为只要女主能保持这种主体性,这个故事就一定会很精彩,后面的剧情发展也验证了我的想法。

黄亦玫与方协文这段感情应该是争议最大的,在这里,我先梳理一下二人情感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1.黄亦玫捡到丢丢,与方协文一起抚养它,并入住出租房

2.黄亦玫与方协文因为胡琳的话而产生误会,后在黄母的助力调解下解除误会

3.方协文在饭店为黄亦玫与家暴男大打出手,二人情感升温

4.黄亦玫为方协文过生日,二人确定关系

5.方协文失业后提出分手,黄亦玫提出与他结婚,并拿出积蓄支持他创业

6.方协文前期欺骗黄亦玫的事被发现,黄亦玫选择原谅

7.方协文创业后受庄国栋刺激,提早提出与黄亦玫结婚,二人正式结为夫妻关系

8.黄亦玫怀孕

9.方协文辞掉黄亦玫的工作,二人大吵一架,最后不了了之

10.方协文将他的母亲叫来上海,在此期间,黄亦玫经历了外出吃汉堡、买花、买不起画和打电话诉苦等事件

11.黄亦玫分娩

12.孩子长大后,黄亦玫想出去工作,方协文擅自回绝她的offer,她与方协文爆发争吵,在几次争吵中,她越来越意识到她与他三观不同的事实

13.黄亦玫提出离婚,方协文拒绝,黄亦玫起诉离婚失败,方协文醉酒进医院,在病床上释怀,二人最后离婚

这一段感情的跨度是最长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相比起上一段感情,黄亦玫在这一段感情中的主体性强弱是有起伏的。

在大部分节点中,她的主体性都还是很强的,可在怀孕阶段,她的主体性有所降低,事实上,在怀孕那一年里,她就已经过得很憋屈了,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她没有在那时选择与方协文撕破脸,一是因为她对他还有爱,二是因为不想让家人担心,三是因为她感受到了胎动,对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惊喜雀跃盖过了她在日常生活中的憋屈,她愿意为此忍耐。

在怀孕以及太初出生三年后的这段时间里,她一直在忍耐,主体性被压抑,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被放置在她个人的生命体验之前,但注意,这并不代表她的主体性消失了,相反,促成这一结果的,恰恰与她的主体性有关。

剧中有一剧非常重要的台词:“只要我还爱他,他就排第一。”

她愿意忍耐,是因为【她】还爱着方协文,她爱他,所以她愿意为他付出,暂时压抑自己的主体性。

而我说她主体性强的原因在于,一旦她发现【她】不再爱方协文了,她就会及时抽身,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他,她做出的选择,都基于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网上总有人说她一把好牌打得稀烂,但这是基于世俗且评价标准单一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我不认为她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因为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尊重自己每一段经历的内心情感,她也不觉得与方协文的感情是一段需要被遮掩抹去的“案底”,能做到这个份上,在我看来已经赢过很多人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断为过往的抉择后悔,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努力追求争取的东西也根本不是自己真心所求的,我觉得这种人生才比较可悲。

面对与黄亦玫相同的情况,主体性弱的人可能会选择就这么当个家庭主妇(见各种下沉平台的娇妻发言有感),永远忍下去,围着老公孩子转一辈子,黄亦玫下定决心抽身后,每一步都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对她的主体性还未丧失的强有力刻画了。

在这段感情中,黄亦玫随心而动,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受到伤害了也不自怨自艾一个劲哭丧,而是想办法让生活回到正轨,大大方方将其当作自己成长的养料,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我比较欣赏她的地方。

她的第三段感情是与傅家明的灵魂伴侣线,这条线展现出她强大主体性的地方无疑就在于她在知晓傅家明的生命时长所剩无几后还义无反顾要与他在一起。

她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她就是爱他,就是想和他在一起,所以哪怕这段感情不久之后就会结束,她也要抓住它。

至此,黄亦玫已经经历了与初恋分手、结婚生子、离婚和死亡离别这几件人生大事,相比起故事最初,她的心境豁达了许多,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更加宽广,不变的是,她的主体性依旧很强。

正是因为她还保有强烈的主体性,她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开着飞机自由在天空中翱翔,才能骑上摩托坦然在大路上行驶,她永远不会被“女儿”“妻子”和“母亲”这样的身份标签束缚,她永远是她自己,她永远有无限的可能性。

她的一生很长很精彩,她见过鲜花,也犯过错误,更受过伤害,可无论如何,她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这就是【玫瑰的故事】,她是她生命中的绝对主角。

说完了玫瑰,再来说一下剧中剩下四个女性角色吧,她们的戏份和黄亦玫比起来不多,但在有限的戏份里,她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主体性,以下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剧情——

苏更生:在得知黄振华精神出轨后,她认清自己的内心,得出“即便你做出这样的事,我也还是想和你在一起”的结论;被原生家庭吸血,她没有一直陷入泥沼,而是找到机会,一击命中,将仇人送进监狱,并完成精神弑母。

姜雪琼:老顾病重,她尊重自己的内心,放下事业陪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不给自己留遗憾;老顾去世后,她到处旅游,开始她的新生活,并且不抗拒开启一段新感情。

关芝芝:被周士辉悔婚后,她一开始难以接受现实,不舍得沉没成本,畏惧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但后来,她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而动,与周士辉分开,最后得到灿烂的新生活。

白晓荷:她的人设是我比较喜欢的,冷静理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实在接受不了与黄振华在一起,就大方与他划清界限,不想结婚却想有孩子就去领养一个(领养的是男孩有点遗憾,可能是为了后续黄振华那段剧情吧),她的目标和行事风格都很明朗,从头到尾都很尊重自己的想法,主体性刻画得很清晰。

综上所述,虽然这部剧的剧名是《玫瑰的故事》,但我认为它不仅描绘了黄亦玫一人的主体性,还将各种各样女性(剧中五名女性的出身阶层都不同,性格很也不一样)的主体性都刻画展现出来了,这在国产剧里是很难得的,我再也不想看到男男男男女男男男男这样的性别比,再也不想看到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女性角色在剧中无力哭丧的情节了。

最后,用剧中最后那段独白作为这篇剧评的结尾吧,我认为这段独白也是对主体性很好的阐释:

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陆

我健康自由

世界在我面前

长长的褐色大路在我面前

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

我自己便是幸福

凡是我遇见的我都喜欢

一切都被接受

从此,我不受限制

我使我自己自由

我走到我所愿去的任何地方

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祝愿各位都能在漫长且布满荆棘的人生中保有自己的主体性,自由主宰人生。

玫瑰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ed519f27.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