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6.24】闻“汛”而动,他们是风雨中的“守护者”!

荆楚快讯咸宁2024-06-246230
本报记者 张欢 通讯员 王永红掌上咸宁报道由于持续强降雨,贺胜桥镇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全镇上下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队伍力量防汛救灾,巡查水库塘堰、入户排查、清除路障、加固堤坝、转移群众……全镇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落细防汛各项工作,密切关注雨情,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

闻汛而动他们是风雨中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张欢 通讯员 王永红

掌上咸宁报道

由于持续强降雨,贺胜桥镇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全镇上下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队伍力量防汛救灾,巡查水库塘堰、入户排查、清除路障、加固堤坝、转移群众……全镇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落细防汛各项工作,密切关注雨情,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

暖心接力 护送老人就医

“杨支书吗?我老伴刚刚把脚摔了,现在都不能走路了,你们能否来看一下?”6月22日下午4时许,贺胜桥镇桃林村支书杨开祥在接到二十组群众徐爹爹的求助电话后,顾不得狂风暴雨,便带着几个村干部迅速赶往事发群众家中。

赶到现场得知,徐爹爹老伴王兰英老人在前往自家菜园摘菜过程中,因雨天路滑不慎摔伤。加上子女不在身边,徐爹爹着急向村委会求助。

经初步判断,老人是摔倒扭伤左脚,加之老人已有75岁的高龄,需立即送医拍片诊断病情好对症下药。

早一分钟救治,伤者就少一分伤痛。为了能给伤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桃林村立即决定由村委会3个人轮流背老人到没有积水的机动车主干道上。

说时迟,那时快!村干部王金水背起老人就走,雨水夹杂着汗水,一路小跑着“加速度”,硬是在泥泞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温暖的“绿色通道”。

由于暴雨导致道路积水,路面湿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杨开祥、王金水、余斌3人轮流接力,尽管都是满头大汗,但却没有人放慢步伐。3个人仅用10分钟就背着老人跑完了400多米的积水村道,把老人送到了未积水的村湾主干道上等候的汽车上,安全地交给了从咸宁赶来的老人儿子手中,在快速交代了老人的伤情后3人又迅速地投入了桃林村的防汛工作中。

转移群众 不漏一户一人

6月22日下午,连续强降雨导致贺胜桥镇华坪河水位迅速上涨,花坪村干部在二组排查过程中发现村民余祖武、余在斌等多人的房子地势较低有进水的可能,为以防万一,决定让余祖武一行人进行转移临时安置,同时,为了避免家中财产受损,村干部余阿翔还挨家挨户关闭电闸,并将他们家中的被褥、冰箱电器等生活用品进行垫高处置,防止进水受潮,筑起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墙”。

“我扶着您慢点走,当心路滑!”他们一边安抚被群众的情绪,一边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眼看着就涨了这么深的水,当时我在家里非常害怕,看到村里派人来接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很感谢他们。”今年80多岁的老人余在斌激动地说。

据了解,6月22日下午,花坪村二组共完成了对地势较低的7户10人的安全转移,将他们临时安置在了地势较高的邻居家中和村委会临时安置点,并准备了生活物资,保障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需求。

紧急处置 降低农户损失

“迅速召集应急队,我们得去堵上这溢水口!”

6月22日下午,贺胜桥镇滨湖村在巡查时发现村委会附近的高碑山水塘水位迅速上升,在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是连接雨水管道的溢水口处水流量过大,出现了雨水倒灌现象,“照当前的速度下去,水塘很快就会被灌满水。”届时,水塘的鱼就会被水流冲走,将会给养殖户廖世春带来巨大的损失。

没有丝毫犹豫,滨湖村应急队迅速行动,拿上铁锹、带上编织袋就冒雨出发了。他们选择在溢水口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开始挖土装袋。训练有素的应急队分工有序、相互配合,有人负责撑开编织袋,有人负责装填沙土,有人负责搬运,蹚着过膝的水流堵住溢水口,雨水与汗水交融,挂满脸颊、浸透衣服,始终也没影响他们的装运速度,经过数小时的奋战,高效率地阻止了雨水倒灌,让十几亩的鱼塘幸免于难,在鱼塘和暴雨之间筑起了一座“冲不垮的堤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c6014dfa.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