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6.28】马新强拿出一颗螺丝钉:正是它提醒着我要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斑马头条武汉2024-06-285240
马新强拿出一颗螺丝钉:正是它提醒着我要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正是这颗螺丝钉提醒着我:我们国家要构建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每一家企业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马新强拿出一颗螺丝钉:正是它提醒着我要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正是这颗螺丝钉提醒着我:我们国家要构建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每一家企业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6月27日,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之“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上,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特意带来了一颗螺丝钉。

马新强说,这是10多年前,他们从海外采购的一颗螺丝钉,因为当年不仅核心技术要靠买,甚至连紫外激光器加固用的螺丝钉都要从国外买3美元一颗的。

报告会上,马新强自豪地说,从十几年前通过“全球买”集成创新,到现在整合产业链资源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卖”,华工科技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在国内率先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先后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成为中国激光产业的一面旗帜,从一家年营业额不足7000万元的校办企业,成长为中国光谷的“百亿军团”之一。

6月27日,“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之“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上,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作报告。记者彭年 摄

突破瓶颈

主要产品自主化率达90%以上

通过自主创新、链式创新,华工科技在国内率先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万瓦光纤激光器、硅光芯片、汽车制造中高质高效激光切割焊接关键技术,皮秒飞秒等超快激光器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领衔关键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链的‘黄金十年’。”马新强说。

近两年,华工科技投入近20亿元用于40多个“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产品的研发,率先实现了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核心部件的全国产化。行业首推航空发动机三维五轴激光加工特种智能装备,突破了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链的瓶颈之一,有效提升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水平。

马新强介绍,晶圆激光切割机是半导体工业加工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都是进口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期长达两年。为了避免了被国外企业“卡脖子”,华工科技自主研制了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机等装备,而且核心部件实现全国产化,该设备1小时可以加工10片6英寸以上晶圆,成品率达99%。

还有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1.6T硅光模块、“光波导玻璃晶圆激光加工智能产线”、锂电池高速磁悬浮智能装备、制氢碱性电解槽双面智控焊接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两年来,华工科技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国产化,为我过新型工业化建设持续注入华工科技“隐形的力量”。目前,包括硅光相干芯片在内的17个公司一级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华工科技不断向行业创新高峰攀登。

6月27日,“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之“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活动现场。记者彭年 摄

立目标,立精神

华工科技打造行业内创新策源地

“华工科技是一家以创新为强驱动力的企业,我们知道,创新难,经常创新更难,保持10多年一直不断创新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我们华工科技是如何做到十多年来保持创新的呢?”报告会现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市观察员”——2019级本科生、青年聚力共同缔造”大学生社会实践队队长郭奇荣向马新强提问。

马新强通过一“立”字来回答,一个是立目标、一个是立精神。

他说,首先要立目标,华工科技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的初心,现阶段,我们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创新策源地之一。”马新强介绍,华工科技在集团层面着力推进中央研究院建设,积极整合创新资源,聘请24位院士、专家担任公司“智囊”,与20多家高校、创新机构、智库和企业签约协同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支撑中央研究院建设,华工科技实施“博士100计划”,两年时间招揽了硕博士人才300多名,不遗余力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筑牢人才高地。

“为在公司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明天,也就是6月28日,华工科技将举办第二节届创新日活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将在创新日上亮相。”马新强透露。

“人是渺小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要立精神。”马新强说,华工科技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除了要打造人才高地,还要打造精神高地。近年来,华工科技一直在倡导“三千精神”——华工科技技术人才、核心骨干要秉持千方百计干成事的进取精神,不畏千辛万苦的攀登精神,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我们需要怀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将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来。我将带领华工科技以行践言,为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留下我们不辱使命的印记。”马新强坚定地说。

长江日报记者陈浩然 通讯员张珊妮 俞智君)

【编辑:赵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4bf85831.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