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为什么我认为小夭的人物塑造难称“大女主”(《长相思》影评)

肥猫自媒体2023-08-19570
看完这个视频后沉淀了一天,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且不论官配精彩与否,《长相思》在......

看完这个视频后沉淀了一天,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且不论官配精彩与否,《长相思》在女主角的人物塑造上就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简言之,我认为小夭并未展现出大女主应有的人物弧光。小夭是《曾许诺》男女主爱上仇敌所生的孩子,这几乎是她前半生一切悲惨经历的根源。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她此后的人生选择影响巨大。她在故事一开始,就对相柳坦言,自己“无力自保、无人可依、无处可去”。她拒绝承认对相柳的情感,选择坚定爱她的璟,这是完全顺理成章的。然而她这样的渴望和执念,因为桐华写长相思的初衷(一个不同于父母爱情悲剧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全书结尾——导致的结果就是,结局历尽千帆的小夭相比于故事最初,那个囿于童年阴影和心理创伤,渴望“有人可依”的自己,并没有根本上的成长。(参考《雪花写作法》:作为第二次灾难性事件的结局,正好也是在故事的中点,主人公的道德前提应【发生根本性的扭转】,并【按照新的正确思路】开启故事的后半段——她下定决心勇敢地活着。)结合这个视频的精彩评论,成为“大女主”的小夭应有的人物弧光可以是:她出于不想受伤的本能,不愿走上父母的老路,但最终无法继续自欺欺人,决定坦诚面对自己的真心,并敢于接受随之而来的一切结局。在相柳死后,小夭独自一人走遍大荒,游遍四海,时不时给哥哥捎份家书。她救下了许多和曾经的她一样,身如浮萍、渴望温暖的孩子,教他们如何“成为自己的光”。或许她会和孩子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他们对她的选择表示不解时,她会坚定地说自己“无憾,不悔”。这才是真正的长相思。回看小夭最初的心愿——“无力自保”固然对应“有力自保”;“无人可依”对应的却不该是“有人依靠”,而应当是【无需他人,我便是自己的光】;“无处可去”也不该对应“有处容身”,而应当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幼年的相柳和小夭有类似的境遇和渴望,他最终历经艰难险阻,实现了自己的人物弧光。然而我们的女主角小夭,则在全书男性角色或明或暗的“宠溺”之下,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她竟然“得偿所愿”了。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小时候还是成年,都必需踏上一条最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为可靠的道路;而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达到极乐,当她发现自己在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经耗尽。”两人此后的经历竟然与上文对得这样严丝合缝,读之怎能不令人心生悲哀?

长相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43ce4a73.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