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1.20】市人大代表、武昌区委书记余松做客两会直播间: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斑马头条武汉2024-01-201430
市人大代表、武昌区委书记余松做客两会直播间: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新年伊始,位于武昌区徐东大街商务楼宇匠心城的武汉微思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们正为刚中标的多个知名公司的品牌推广项目奋力工作。●黄鹤楼景区夺得全国“十一”黄金周热门景点亚军。...

市人大代表武昌区委书记余松做客两会直播间: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新年伊始,位于武昌区徐东大街商务楼宇匠心城的武汉微思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员工们正为刚中标的多个知名公司的品牌推广项目奋力工作。这家2014年创立的数字经济公司专注社交营销赛道,为3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

数字经济、“双碳”产业成为武昌区加快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开拓的新赛道。2023年,武昌区获评全国创新百强区。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昌区委书记余松(左)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 记者何晓刚 摄

1月19日,市人大代表、武昌区委书记余松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表示:武昌将“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守正创新,不懈奋斗,围绕加快“三个优势转化”,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一域发展为武汉增彩。

130多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聚集

武昌滨江数创走廊。

在武昌区徐东大街武汉数创大厦,浪潮智算云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最近一直忙着公司在武昌区的新项目,建设武昌区智算中心,该项目预计农历新年前能实现运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拓数字经济新赛道,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推进应用体系化标准化,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创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余松介绍,武昌作为全省全市科教资源大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所需。

2023年,武昌区集中精力发展北斗应用、软件服务两个数字经济细分赛道。这里有6位北斗领域院士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湖北省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协会,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首义科创母基金,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武昌区目前已集聚了130余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培育多年的2家民企成功上市,该区也获评全国创新百强区第25名,连续4年在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排名全省第一。

余松说:“2024年,我们将按照全市‘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部署,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到200亿元以上。”

建强空间载体“四梁八柱”。建设滨江数创走廊,今年再新增2栋数字经济专业楼宇。加速推进中科·武大智谷,中科院—武汉大学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将于今年竣工投用,小洪山科学城将于明年建成。

推动大校大院大企协同创新。发挥武昌智算中心、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湖北省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协会和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支持辖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工程设计、商贸领域规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全覆盖。

开放应用场景,赋能千行万业。在城市管理运行、居民企业服务以及信息基础、5G示范等领域,分行业推出应用场景清单,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

一年招引200多家涉碳机构企业

碳汇大厦。

位于武昌区中北路上的碳汇大厦是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双碳”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在大楼内实现聚集。

2021年,“中碳登”落户武昌区;2022年,武昌区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武昌成为全国唯一具备碳交易、碳结算、碳登记和碳普惠功能的城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依托“中碳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

余松介绍,“首”是武昌区2023年“双碳”领域的关键词。“我们出台了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投用了全国首个碳交易碳金融创新楼宇碳汇大厦,上线华中地区首个碳普惠线上平台‘武碳江湖’,发布全省首个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武碳通’,还组建了首支武汉碳达峰基金、设立全省首家碳金融诉调对接工作室,吸引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驻华办事处入驻,近200家涉碳服务企业落户。碳金融已经成为武昌区的‘新名片’。”

2024年,武昌区将打造两个集聚区。

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全力支持“中碳登”,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做强“武碳通”平台,推动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发展。发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驻华办事处的枢纽作用,加强与国内外优质涉碳企业、机构深度合作,引进更多绿色项目和领军企业。

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用好辖区龙头船舶设计单位、供应链平台的研发优势,打造交通协同创新基地,启动七一九所东区改造,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培育力度,今年产业营收预计突破100亿元。

余松说:“当前,我们正策划筹备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热烈欢迎大家来武昌区参与碳招商、碳论坛、碳创意活动,共建共享双碳产业‘朋友圈’。”

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城区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今年元旦假期,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沉浸式古风市集”、楚河汉街的“首届汉街蹦迪跨年夜”、武商梦时代的“梦乐园”、黄鹤楼的“夜上黄鹤楼”等热门景点项目人气火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市是有机生命体,人民城市为人民,精心策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市赋能生活,让幸福触手可及。

余松介绍,2023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我们入围了全国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录,全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保持全市第一,还取得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全国第六的好成绩。”

2023年,武昌区按照“三生”融合思路,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黄鹤楼隧道建成通车,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和武九生态长廊建成开放。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外沙湖、内沙湖、晒湖获得武汉“美丽河湖”称号。昙华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武商梦时代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华中首家京东MALL盛大开业。

2024年,按照全市“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工作要求,武昌区将做好“三个坚持”。

坚持以文塑旅。重点推进得胜桥千年古轴、昙华林、斗级营等武昌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探索引进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成为“古城合伙人”。联手湖北美院,以昙华林为实验区,强化美学设计,增强古城艺术个性,布局高端文创产业。

坚持以旅彰文。昙华林三期即将开放,武昌城史馆将正式开馆。串联黄鹤楼、首义广场等景点的定制观光巴士即将推出,特色体验街区斗级营下半年开放运营。开发推出红色旅游研学产品,升级夜上黄鹤楼、小昙昙文创等文旅品牌,策划举办首届楚服文化节。

坚持文商旅融合。武汉SKP、武昌万象城、阿里万象汇、滨江天街等商业体将陆续开业,楚河汉街二街区将推出“高奢街区+独栋门店”新模式。

余松说:“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到武昌来一场不见不散的美好之旅,相信这座魅力之城、宝藏之地一定会让朋友们更加喜欢武昌、爱上武汉。”

武昌区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数读【武昌区】

2023年

●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900亿元,迈向2000亿元,居中心城区第一。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居全市第一。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居中心城区第一。

●在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连续4年领跑全省。

●全年实现社零额760亿元,增长11%。

●获评全国创新百强区第25名。

●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四上”企业超300家、培育2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

●入围全国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录。

●黄鹤楼景区夺得全国“十一”黄金周热门景点亚军。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覃柳玮 通讯员吴迪 刘方舟)

【编辑:赵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41c86c4e.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