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3.06.27】做好考察学习成果转化落实:在前进中破解难题,在发展中开创新局

斑马头条武汉2023-06-27920
做好考察学习成果转化落实:在前进中破解难题,在发展中开创新局 6月26日,武汉召开赴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总结交流会,部分参加考察学习的区和市直部门作现场交流发言,畅谈考察学习体会,对标先进、比学赶超。...

做好考察学习成果转化落实:在前进中破解难题在发展中开创新局


6月26日,武汉召开赴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总结交流会,部分参加考察学习的区和市直部门作现场交流发言,畅谈考察学习体会,对标先进、比学赶超。

通过在先进城市的考察学习,武汉干部们更加感受到这些城市先进的理念思路、澎湃的奋进激情、活跃的创新文化,更加体会到先进城市超前的战略眼光、坚韧的战略定力、勇毅的改革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方法。大家纷纷表示,要系统梳理赴长三角、大湾区等地考察学习成果,切实把先进经验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上海G60科创云廊。来源:新华社

推动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在十年磨一剑中开辟产业新赛道

■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刘子清:

用好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推动“经开制造”向“经开智造”转型

“此次长三角之行,我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识,激发了新的工作思路。”总结交流会上,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刘子清表示,要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科技和产业融合、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刘子清说,“二次创业”的武汉经开区,要学习苏州工业园、浦东新区等先进地区,发扬实干精神,奋力“追赶、转型、超越”;学习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经验,更好地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学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定力,久久为功、十年磨一剑。

“学习先进,不能看的时候激动,回来后不动,而是要坚决行动。”刘子清表示,武汉经开区将学好、吃透、用好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加快推动“经开制造”向“经开智造”转型。

一要拿出真金白银,坚定不移支持东风转型升级;二要围绕车载软件、车规级芯片等领域,全力以赴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新赛道;三要用好“科创33条”“人才10条”等创新政策,发挥车谷产业发展基金引领作用,持续培育“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创新沃土;四要靶向发力强化汽车核心产业链,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新能源汽车串联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让千亿级产业集群拔节生长。

■ 市委常委、长江新区工委书记张俊勇:

善谋敢拼实干,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区

“此次考察学习的上海张江科学城等地都是产城融合的典型代表,其共同内涵是‘以产聚人、以人兴产,以产兴城、以城留人’‘产城人融合’。这是长江新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市委常委、长江新区工委书记张俊勇在发言中谈到。

张俊勇以苏州工业园等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经验为例,他说,学习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的经验做法,一是要“善谋”,谋规划、谋产业、谋政策,坚持理水、织绿、营城同步推进,重点谋划推进以3—5平方公里为单元、以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功能(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是要“敢拼”,拼项目,打造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区;拼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能级高的重大项目和延链补链项目;拼服务,全面打造长江新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要“实干”,对标长三角干部追求极致的一流标准、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做到机制实、能力实、作风实,探索专业、高效区域(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破解一批事关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把考察学习时的“一下子触动”变成考察学习后的“一揽子行动”,推动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杜海洋:

以“十年磨一剑”之功,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抓好考察学习下半篇文章,就是要认真梳理当前基础条件,深入思考今后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谈到此次长三角考察学习收获,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杜海洋表示,要以“十年磨一剑”之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奋力塑造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新优势。

杜海洋谈到,要认真梳理科技创新政策效果、主攻方向和问题困难,认真梳理主导产业哪里强、哪里弱、哪里缺,认真梳理招商策略、力量、资源等现状,制定相应攻坚方案,推进思路、机制和策略转变。

“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科产深度融合。”杜海洋说,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引擎,加快搭建鄂—深协同创新高效联动平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学习江苏产研院模式,突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

杜海洋说,长三角的经验启示我们,产业发展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光谷要坚定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优势产业,大力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终端等新领域,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打法”,依托重大项目和链主企业,不断完善生态链、产业链。同时,深化、细化、优化武汉新城规划,提升“烟火气”与显示度。


苏州工业园区。来源:视觉中国

学习“工业上楼”先进做法,在城市更新中增强发展新动能

江汉区委书记李湛:

学习“工业上楼”先进做法, 加快老城区转型发展

“对标发达城市先进城区,江汉区在经济体量、产业能级、城区品质等方面差距明显。考察学习增强了我们加快理念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江汉区委书记李湛在发言时说,当前江汉区面临难得机遇,迫切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位全局、统筹产业创新与城市更新,加快老城区转型发展。

李湛介绍,长期以来,江汉区坚持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95%。当前,需要跳出服务业的思维惯性、工作惯性来谋划发展新动能。要学习长三角地区“工业上楼”先进做法,延长“从设计研发到产品制造”的产业价值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都市型制造业融合发展,适度提升江汉区工业占比,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围绕城市更新,李湛说,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连片改造、整体提升,实现楼宇与街区从协调发展到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江汉区已经从建设为主转入到建设运营并重的发展阶段,亟需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李湛表示,一方面将优化完善城区运营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放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城市运营品牌,以项目和片区可持续运营保障高质量发展。

蔡甸区委书记、区长余从斌:

以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 高标准建设中法生态示范城

“此次赴长三角考察学习,耳濡目染江浙沪在平台载体、园区建设、新城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既看到了差距、方向,也增强了信心、动力。”蔡甸区委书记、区长余从斌对苏州工业园的发展有深刻的感受。他说,从“水乡阡陌”到“现代化产业新城”的蝶变,源自对创新发展持之以恒的坚守。

高标准建设中法生态示范城,余从斌表示,要集中精力强示范,集聚产业提能级,集成创新赋动能,集约功能促融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将中法生态示范城打造成创新之地、生态宜居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中法合作之城。

余从斌说,要坚持“以产聚人、以城留人”,围绕构建“热带雨林式”创业生态,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创新引导作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改革创新支撑作用,积极完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千方百计降成本、优环境,“让创业变得简单、让创业不再孤单”在这里也变成现实。此外,要统筹好“科产城人”关系,加快布局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公共配套项目,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成为中法生态示范城新名片。

■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武康:

瞄准高端高新,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言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武康介绍,长三角地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郁氛围令人深受触动。

孟武康介绍,瞄准高端高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发改委将强化“转育融”,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圈群链”,一是构筑产业生态圈,全面降低市场准入、办事、经营、合规成本,加快培育一批新的千亿产业、百栋纳税亿元专业楼宇、万户“四上”主体;二是做强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四大国家级、两大省级新兴产业集群扩容提质,全面实施五大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未来产业行动方案;三是夯实产业链,借鉴苏州“十个一”经验,完善“链长+链主+链创”统筹推进机制,工程化、项目化推进补链强链工作。

突出“人产城”,践行人民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城聚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城市更新中探索“工业上楼”“产业进城”,提升中心城区对金融要素、人才资源、总部经济、创新平台的吸附能力,发挥新城、新区在园区建设、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全面落实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胡冬冬 摄

大力引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在做大做强中塑造集群新优势

■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

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此次考察学习,让我们对长三角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与实践有了进一步了解。”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谈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是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鲜明特征,他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张江科学城等地举例,剖析长三角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大力引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真正把企业当作科技创新的主体的经验做法。

盛继亮表示,要借鉴长三角的先进做法,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动高校院所面向产业链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目前,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从2019年的4417家增加到2022年的1265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要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盛继亮说,下一步将整合现有资源启动“鹊桥行动”,以提升现有高企科技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为目标,推动全市高校院所与高企全面系统对接,把科教人才资源部署到企业的产业链上,同时要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坚持需求导向,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相卫:

强化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 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长三角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构建上下游企业聚集的产业链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打造产业集群。这点我在考察学习中印象深刻,深受启迪。”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相卫在发言中谈到,接下来,要学习长三角建链成群做优做强重点产业、多链融合构建新兴产业生态集群的好的经验做法。

对标长三角等地,武汉部分重点产业链条不够完整、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态不够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杨相卫谈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一要突出重点、强链补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聚焦五大优势产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分别制订实施强链补链工作方案,久久为功;注重产业链招商,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供需合作对接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要健全机制、完善生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结合“双百园区”升级工程,规划建设北斗、氢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园区,营造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生态。

三要务实推进、久久为功,针对每一个产业规划,制订年度工作方案和工作清单,做实“一链一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和“十个一”特色产业专业化服务机制,确保落地见效。

■ 市地方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晓飞:

搭建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加快后备上市企业培育

“从金融视角学习借鉴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为深入推进产融结合、开创武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寻求更精准有力的金融方案。”发言时,市地方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晓飞谈到,考察学习中,深刻感受到长三角紧密融入国家战略、超前布局发展赛道、全力打造创新生态的生动实践。

其中,苏州工业园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以资金链为核心,全周期赋能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杭州成立政府引导基金,并大力推动产业资本加速入局,推动创投圈民资、国资共同繁荣等先进做法,都让叶晓飞印象深刻。

叶晓飞表示,下一步,要以系统理念推动金融赋能助力产业升级,支持我市加快拓展经济发展新赛道,引导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与产业升级的适配性,搭建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放大产业基金等资本招商效应,依托供应链金融助力固链强链;三是打造热带雨林式金融营商环境,建立金融顾问制度,为科创、小微企业提供链式金融服务。

(统筹:郑汝可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吴曈)



【编辑:王戎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35eb8a00.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