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24.04.17】高频问题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斑马头条武汉2024-04-17380
高频问题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低层住户担心电梯影响采光和通风,高层住户担心费用分摊不合理,是否要加装电梯、如何加装电梯、电梯加装后的使用维护等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高频问题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居民自助“梯”升幸福 美好生活“一键直达”

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桥社区

一、问题背景

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桥社区安友花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集福利住房和拆迁安置房为一体的混合型小区。小区共有3栋居民楼、11个单元,层高均为8层,无电梯。小区居民164户、375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小区总人口的55%,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小区,下楼难成了阻碍居民出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大难题。加装电梯无疑是解决安友花园小区下楼难的最优出路,但该设想一经提出便四处碰壁,居民意见众说纷纭、加装方案五花八门。低层住户担心电梯影响采光和通风,高层住户担心费用分摊不合理,是否要加装电梯、如何加装电梯、电梯加装后的使用维护等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二、破解路径

步骤一: 善用议事平台,推动形成共识。小区治理“月月谈”是西桥社区党委创办的居民议事协商平台,以小区为单位轮流召开,居民代表充分参与,同时邀请对口职能部门到现场解读政策法规,找到自治与法治的结合点,推进基层治理有序进行。在安友花园小区的“月月谈”专场,围绕加装电梯的问题,小区党支部将持不同意见的部分居民邀请到场,区房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现场答疑,推动形成共识。通过“月月谈”,大家畅所欲言,交换思路,就加装电梯达成了一致意见。

步骤二: 发动关键少数,引导居民自治。决定要加装电梯后,大家对电梯选择什么品牌、什么尺寸、预算多少、怎么收费等具体事宜众说纷纭。为了推动加装电梯工作顺利推进,寻求“最大公约数”,安友花园小区当即成立小区自治委员会,5人中有3名党员,小区有了自治“向心力”。自治委员会线下开会、线上建群,把加装意愿最强的高层住户聚集起来商议,确定了工作思路:每个单元楼的住户自我决策、组织电梯加装,电梯品牌、尺寸等均由各单元居民自己定。居民主动性被充分激发,积极投身于电梯加装各项工作中,争当电梯加装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材料质量监督员等,实现了“1+1+1>3”的效果。

步骤三 : 多元主体参与,逐步推进建设。骨干能人示范带动做“标杆”。何志立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休前曾在单位管过工程,懂些机械设备。得知小区要加装电梯,他花数月时间查阅相关政策和资料,精心挑选了一批电梯品牌和安装公司,并设计了一套收费方案发到楼栋微信群里。在他的牵头带动下,安友花园小区的第一部电梯顺利完工,在小区树立起“标杆”。社区和物业公司提供便利积极参与。由于各单元居民自主加装电梯,品牌、入户形式等各不相同,同时涉及很多专业技术知识,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西桥社区成立了电梯加装领导小组,以小区党支部、小区自治委员会为依托,由居民进行电梯加装的调研、联名申请、安装等,社区负责介绍解答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居民协调街道和相关部门,做好配套服务。物业公司主动作为,为居民提供技术参谋,对施工现场的停车、材料堆放进行秩序管理,帮助协调居民关系,助力电梯加装。

步骤四: 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常态管理。电梯加装完成后,如何实现长效管理是必答题。小区自治委员会组织单元楼栋的居民分头制定《电梯管理公约》,发动楼栋居民共同缔约、一同履约,用公约爱护共建电梯,抵制约束不文明乱象。在自治委员会的引导下,小区的每个单元还确定了轮值管理员,让小区自治融入居民生活的日常,让共治共建的责任意识融入每个居民心间。

一年多时间,安友花园小区成功“竖起”电梯7部。每个单元加装电梯的位置因地制宜,拉大单元门栋的距离,低层住户担心的采光、噪音等问题几乎没有出现;费用分摊问题由单元楼所有住户共同商议决定,平衡了高低层住户间的利益冲突。西桥社区党委以电梯加装为契机,充分发挥小区治理“月月谈”聚集智慧和聚合人力的作用,成功化解电梯加装难题,让居民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三、经验启示

每一部电梯的成功加装,都饱含着居民节节攀升的真切幸福。西桥社区面对加装电梯居民安装方案不统一、费用分摊有疑虑等问题,通过协商议事统一想法、能人发动共同参与、树立标杆逐步推进的做法将问题一一化解。安友花园小区加装电梯的成功案例,正是社区搭台、能人牵头、居民唱戏的典型缩影,把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决策权、解决方案交到居民自己手中,让居民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翁”。

破解电梯加装难题“梯”升小区治理活力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

一、问题背景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的42号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系省供销社原家属宿舍,其中敬老楼、爱老楼2栋楼是7层砖混结构住房,共4个单元、100多户居民,60%的居民是70岁以上老人。上下楼成了居民的大问题,很多人都期待加装电梯,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三难”:意愿统一难,低楼层住户担心遮挡阳光,强烈反对;费用筹措难,不同楼层居民对资金分摊意见不同,难以统一意见;统筹协调难,加装电梯涉及建设、房管、消防等多个部门,审批项目多,统筹难度大。

二、破解路径

步骤一:积极宣传引导,做通居民思想工作。社区坚持“大家事、商量办”原则,将加装电梯纳入“三代”机制,为居民诉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务代办。发动社区工作者、小区楼栋长和下沉党员入户宣传、张贴海报,提高居民政策知晓率。开展答疑解惑,邀请30余名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参加电梯加装常识宣讲会,协调电梯公司出具设备技术参数,邀请专业机构讲解电梯加装的辐射、噪音等情况,澄清居民模糊认识。针对低楼层个别住户因噪音、采光等原因反对,社区采取一对一联系疏导,主动帮他们改造下水管网、更换窗户,换来将心比心,如愿做通思想工作。

步骤二:寻求资源支持,积极探索筹资渠道。社区链接辖区单位资源,通过发文函商、会议协商等方法多次协商讨论,探索形成“居民自筹、单位支持、政府补贴”的经费保障路子,努力减轻居民负担。社区抓住42号小区虽然是退休职工的私人住房,但信访问题仍属原单位省供销社保障的“联结点”,多次上门沟通、去函说明,向其寻求资金支持。社区多次组织街道、有关区直部门、省供销社、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多方召开联席会议,就费用分摊、管理责任、服务范围等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就费用分摊达成共识,解决了电梯建设经费问题。

步骤三:做好统筹协调,引导各方参与建设。社区协调街道、省供销社、施工单位、居民代表等,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动处理机制,会商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矛盾。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居民代表参与电梯加装设计、规划选址、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确保施工进度居民全知晓、质量有监督。在协商设计方案时,有的居民提议安装透明电梯,有的居民提议节约成本加装价廉电梯,但离加装位置近的居民认为透明电梯容易暴露隐私、价廉电梯噪音大影响睡眠,一时矛盾比较尖锐。社区引导居民换位思考、相互着想,多次协商讨论,最终确定安装超低音封闭电梯。加装电梯涉及规划、建设、房管、质监、消防、设计、施工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手续繁琐。社区收集加装电梯所需资料,请街道协调规划、建设、消防、质监等职能部门开展方案联审,全程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小区紧邻小南湖公园,施工时挖出大量淤泥,渣土车运输过程容易出现“跑冒滴漏”,没有运输企业愿意承接。社区上报街道,由街道联系环卫公司派专车清运。

步骤四:建立规章制度,保障电梯长效运行。为加强电梯使用安全,社区会同电梯运营公司为每户居民配发3张电梯卡,实行上下楼刷卡,有效避免陌生人进入,提高安全系数。社区引入市场化运作,牵头引导小区物业公司与电梯运营方签订电梯运营服务管理协议,较好地解决了日常维护、零部件更换、大修改造等问题。发动居住地报到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宣传电梯使用安全常识,劝导电梯使用不文明行为,推进电梯日常使用安全有序。

电梯成功加装,给居民不便的生活带来了大幸福。现在,出行便利了,100余名居民可随心所欲上下楼,不再有“下得去、上不来”的顾虑;氛围和谐了,居民在电梯加装过程中,与辖区单位、原单位联动配合、交流畅通,双方关系更加深厚;居民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居住地报到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在社区发动下,纷纷参与电梯加装的宣传、监督等工作,“社区事、大家办”的社区大家庭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经验启示

办理民生实事,社区党组织要有大格局、“小心思”。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面对居民上下楼不便的问题,不回避、不绕弯,主动把加装电梯事项提出来、发动居民议起来、思想认识统起来;面对加装电梯经费的困难,社区想方设法、捕捉机会,采取“居民摊一点、原单位出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方式,把建设经费顺利筹起来,彰显了基层治理中的精细思维和开放思维。社区治理要有系统观念、整体思维,仅靠社区“单打独斗”会乏力,要发动众人添柴齐发力,才能劲道足、力度够。

凝聚邻里力量助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硚口区荣华街道幸乐社区

一、问题背景

硚口区荣华街道幸乐社区华通花园小区是一个建成于2000年的老旧小区,二十多年来无维修资金、无专业物业、无出行电梯。小区共有153户、346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30%以上,住户年龄偏大、出行需求大、加装电梯难度大。

二、破解路径

步骤一:优化治理单元,凝聚邻里力量。为适应精细化治理需要,幸乐社区在华通花园小区以楼栋为单元划分7个邻里,挑选7名邻里长,形成“社区—小区—楼栋(邻里)”一贯到底的基层治理体系。组织群众在邻里单元内,基于共同环境、共同感情和共同利益,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步骤二:强化邻里自治,健全议事机制。华通花园小区还建楼栋邻里长组织党员中心户、熟悉电梯安装的热心居民组成电梯加装自管组,利用“华通议事廊”平台,多次组织居民共商共议加装电梯可行性方案。针对高层住户加装意愿强烈、低层用户抵触心理较大的问题,自管组分头上门,入户答疑解惑、消除顾虑,凝聚居民共识。

步骤三:订制个性方案,加装“迷你”电梯。华通花园小区还建楼栋与隔壁区机关幼儿园院墙距离仅3米,因位置狭窄加装常规电梯不具备施工条件。社区党委积极争取,区机关幼儿园最终同意电梯“贴墙建设”。自管组面向居民征集设计方案,在保护院墙、留出通道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了一款宽度仅1米、承载量630公斤、限载8人的“迷你”电梯。楼栋居民采取“楼层阶梯定价法”,自筹资金47万元,历经半年多时间,华通花园小区还建楼栋成功安装“迷你”电梯并通过验收。

步骤四:创新自管模式,实现长效管理。无物业的老旧小区电梯谁来管?在邻里长组织下,27户业主集思广益,形成电梯日常维护管理新模式,制定电梯“共管制度”,规定每月由1户居民值班,轮流负责环境卫生、安全巡逻、应急处置等工作,每家每户都担负起了守护电梯安全卫生的责任,共同维护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装好后,老年人出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都享受到便利出行成果。为了让更多居民能享受电梯出行便利,荣华街道积极推广幸乐社区华通花园小区电梯自管组模式,目前全街老旧小区已成功加装电梯11部。

三、经验启示

针对华通花园小区还建楼栋加装电梯面临的施工、筹资、管理三重难题,硚口区荣华街道幸乐社区党委着力提升居民小区功能,合理划分邻里单元,凝聚群众自治力量,充分发挥邻里长社情民意联络员、邻里互助引导员、群众活动宣传员的职能作用,探索形成“迷你”电梯加装自商自建自管模式。居民群众在从“谁来建”“谁来管”到“我来建”“我来管”的转变中,增强了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共同缔造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谢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jingchucn.com/post/038bbfd5.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